|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50 | 中国运动医学的创立 | 李国平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2 | 13:50-14:10 | 大健康背景下的中国运动医学发展机会与挑战 | 陈世益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3 | 14:10-14:30 | 创新之路与发展之道 | 刘玉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4 | 14:30-14:50 | 服务健康中国的北体大运动医学与康复保障体系 | 洪 平 | 北京体育大学 | 
| 5 | 14:50-15:10 | 膝关节运动医学华西进展 | 李 箭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6 | 15:10-15:30 | 软骨损伤修复的思考和策略 | 蒋 青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7 | 15:30-15:40 | 讨论&茶歇 | ||
| 8 | 15:40-16:00 | 东北地区冰雪运动的机遇与挑战 | 白伦浩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9 | 16:00-16:20 | 落实好国家战略,谱写历史新篇章 | 张 霞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10 | 16:20-16:40 | 运动医学与骨科:"骨肉"相依 | 姜春岩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11 | 16:40-17:00 | 中国运动医学发展方向 | 王健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00-08:05 | 致辞 | 乔 杰 | 北京大学 | 
| 2 | 08:05-08:10 | 致辞 | 金昌晓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3 | 08:10-08:15 | 致辞 | 洪 平 | 北京体育大学 | 
| 4 | 08:15-08:20 | 致辞 | 张 霞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5 | 08:20-08:25 | 致辞 | 王坤正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6 | 08:25-08:30 | 致辞 | 张英泽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7 | 08:30-08:35 | 致辞 | 陈志宇 |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 | 
| 8 | 08:35-08:40 | 致辞 | 王大方 | 中华医学会 | 
| 9 | 08:40-08:50 | 嘉宾合影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9:00-09:20 | 思考思创新的源泉 | 张英泽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2 | 09:20-09:40 | 中国运动医学进展 | 敖英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3 | 09:40-10:00 | 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新发展和争论 | 容树恒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00-10:20 | 人工智能驱动骨科手术技术创新 | 唐佩福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2 | 10:20-10:35 | How to enhance RC healing: My recent strategy 如何促进肩袖愈合:我的最新策略 | Joo Han Oh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Bundang Hospital | 
| 3 | 10:35-10:50 | Treatment for glenoid bone defect in 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 反肩关节置换手术中肩盂缺损的处理 | Sang Jin Shin | Ewha Womans University Seoul Hospital | 
| 4 | 10:50-11:05 | "Revision RC repair: difficulties and treatment. 肩袖肌腱损伤术后翻修:难点与治疗要点" | Jae Chul Yoo | Samsung Medical Center,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 
| 5 | 11:05-11:20 | "Supramalleolar osteotomy for varus ankle arthritis 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 | Chong KeenWai | Singapore Central Hospital | 
| 6 | 11:20-11:35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2:00-12:30 | REGENETEN在髋关节上的应用及优势 | Thomas Byrd | Nashville Hip Institute at TOA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2:30-12:35 | 可吸收塑新生开场视频 | ||
| 2 | 12:35-13:00 | 可吸收塑新生 | 钟浩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30 | Innovation Solutions on Ligament | Thomas M. DeBerardino | UT Health San Antonio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2:00-12:30 | 肩袖修复术后再撕裂的预防与处理 | 丁少华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0 | 专题演讲系列一:肩关节不稳的治疗 | 崔国庆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3:40-13:48 | 老年人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关节镜下损伤类型和治疗策略 | 黄志宇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 3 | 13:48-13:56 | 高强度和低强度活动的肩关节前方不稳患者关节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结局:一项平均6年的随访研究 | 冯思嘉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4 | 13:56-14:04 | 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和袢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伴严重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 赵立连 | 佛山市中医院 | 
| 5 | 14:04-14:12 | 关节镜下使用全缝线铆钉倒置经骨隧道固定治疗骨性Bankart损伤 | 钱 洪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 6 | 14:12-14:20 | 3DP可视化肩关节不稳术前骨缺损评估系统研究 | 张 颖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7 | 14:20-14:28 | Remplissage联合Bankart修复术在外展外旋位稳定盂肱关节的机制研究 | 张 飞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8 | 14:28-14:36 | 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中固有肩胛盂深度和Hill-Sachs损伤形态的关系 | 伍晨亮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9 | 14:36-14:44 | 自设计免钻骨道前方锚钉袢钢板V型防旋弹性固定治疗伴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的初步体会 | 康 汇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10 | 14:44-14:52 | 额外取肩胛冈植骨联合Bankart和Remplissage治疗伴off-track Hill Sachs损伤及亚临界肩盂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稳定性更好 | 代 飞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11 | 14:52-15:00 | Hill-Sachs缺损中铆钉的位置对盂肱关节软骨质量存在影响并可限制关节镜下Bankart修补联合Remplissage填塞术后的肩关节活动度 | 丁哲慈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12 | 15:00-15:08 | 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中去除通道对植入第一颗锚钉角度的影响 | 邓 冰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 13 | 15:08-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30-15:40 | 专题演讲系列二:肩关节不稳的治疗 | 王健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5:40-15:48 | 保留喙肩韧带和胸小肌的喙突有限截骨弹性固定Latarjet(LUtarjet)技术 — 临床与影像学结果 | 陆 伟 |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3 | 15:48-15:56 | 关节镜下结合改良线袢固定的“双嵌入式”髂骨移植翻修术治疗肩关节 复发性前脱位:初期两年随访结果 | 邵振兴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4 | 15:56-16:04 | Modified Arthroscopic Bristow Procedure: Screw Fixation Without Subscapularis Split | 闫 辉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5 | 16:04-16:12 | “一致弧“Lutarjet技术在治疗伴有巨大骨缺损的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 闫增龙 | 辽宁省人民医院 | 
| 6 | 16:12-16:20 | 3D辅助下Latarjet手术治疗慢性锁定性肩关节前脱位:一例罕见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秦 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〇医院 | 
| 7 | 16:20-16:28 | 喙突移位手术术后喙突骨块不愈合的功能影响和危险因素 | 宋庆法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8 | 16:28-16:36 | Latarjet术后喙突移植物骨吸收的至少5年随访研究 | 覃其煌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9 | 16:36-16:44 | 保留喙肩弓喙突截骨Latarjet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近期疗效 | 仲鹤鹤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10 | 16:44-16:52 | 全关节镜下双袢法Latarjet术治疗严重骨缺损的前向肩关节不稳的研究 | 韩大伟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 11 | 16:52-17:00 | 开放vs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邓桢翰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2 | 17:00-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ACL重建的长期随访结果 | 王健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3:45-13:51 | 交叉韧带重建术后10年以上随诊 | 张星火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 3 | 13:51-13:57 | 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8股全内ACL-R的早期随访结果 | 沈洪园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 4 | 13:57-14:03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低度轴移阳性对重返运动的影响 | 钱 驿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5 | 14:03-14:09 | 自体股直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 赵燕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6 | 14:09-14:15 | 全内技术与全胫骨隧道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移植物成熟度的对比分析 | 冯建豪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7 | 14:15-14:21 | ACL线带增强修补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平衡功能与膝关节结构——一项术后半年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 夏 天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8 | 14:21-14:27 | 松质骨肌腱复合体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增强作用及临床观察 | 陈 彪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 9 | 14:27-14:33 | 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腓骨长肌腱全内重建 与腘绳肌腱传统重建的临床对比研究 | 徐一宏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0 | 14:33-14:39 |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梭形布线技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 张朝鸣 | 佛山市中医院 | 
| 11 | 14:39-14:49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50-14:56 | 前交叉韧带股骨骨道一期翻修重建的技术分型及难点应对 | 马 勇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4:56-15:02 | 前交叉韧带翻修手术中骨隧道扩大移植物选择的临床研究 | 田 斌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3 | 15:02-15:08 | 一种新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翻修 | 施政良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15:08-15:14 | 股四头肌腱骨移植物一期翻修前交叉韧带再断裂的临床疗效 | 汤 明 |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5 | 15:14-15:20 | 重建前交叉韧带失败后分期翻修的疗效观察 | 周 鹏 |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一医院 | 
| 6 | 15:20-15:26 | 前交叉韧带镜下可视监控之过顶重建 | 胡 勇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7 | 15:26-15:32 | 关节镜下采用OTT双束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失效的临床疗效分析 | 张新涛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8 | 15:32-15:38 | OTT法翻修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评价 | 李劼若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9 | 15:38-15:47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5-16:10 | 人工韧带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 | 陈世益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2 | 16:10-16:16 | 人工韧带与同种异体胫前肌腱用于前交叉韧带翻修后重返运动及心理恢复对比:一项随访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陈天午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3 | 16:16-16:22 | 自体韧带与 LARS 人工韧带编织物重建前交叉韧带: 骨隧道扩大值、韧带生长因子及膝关节功能的评价 | 曹福洋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 4 | 16:22-16:28 | 285例LARS韧带移植ACL重建术疗效观察与失败原因分析 | 刘尊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5 | 16:28-16:34 | 前交叉韧带翻修移植物的选择:新一代人工韧带与自体骨-髌腱-骨疗效比较 | 彭 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6 | 16:34-16:40 | ACL翻修---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人工韧带的应用要点 | 王雲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7 | 16:40-16:46 | 中国人群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发生率及形态学特征 | 张 华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 8 | 16:46-16:52 | 前交叉韧带联合前外侧韧带重建能够降低术后轴移阳性率与移植物再断裂,并提高临床效果:一项Meta分析 | 徐才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9 | 16:52-16:58 | 膝关节Lemaire关节外肌腱增强术在高度轴移阳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及其中期疗效观察 | 郑小飞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0 | 16:58-17:04 | 越顶重建联合改良Lemaire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高度轴移的临床效果 | 向先祥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 11 | 17:04-17:10 | 关节外肌腱固定术对合并高度轴移现象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 倪乾坤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2 | 17:10-17:18 | 前交叉韧带损伤高度轴移的影响因素及对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 王 恒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3 | 17:18-17:2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7:20-17:26 | 机器人辅助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 刘沛东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2 | 17:26-17:32 | 机器人辅助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分析 | 吕松岑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3 | 17:32-17:38 | 手术机器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 杨 刚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4 | 17:38-17:44 | 混合现实技术(MR)辅助前交叉韧带(ACL)重建隧道定位及临床效果研究 | 熊 雁 |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5 | 17:44-17:50 | 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运动学特征研究 | 杨自权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 6 | 17:50-17:56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前外侧复合体损伤患者在MRI图像定量测量中呈现显著增加的矢状位胫骨内旋半脱位和轴位胫骨内旋 | 张智昱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7 | 17:56-18:02 | 基于可穿戴惯性传感器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的步态关节运动分析研究 | 赵 璇 | 上海体育大学 | 
| 8 | 18:02-18:08 |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不同手术方式对膝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刘宇鹏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9 | 18:08-18:2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新进展 | 雷光华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2 | 13:45-13:51 | 保膝新技术——采用3D打印多孔钽垫块行个性化精准HTO | 杨 柳 | 重庆市人民医院 | 
| 3 | 13:51-13:57 | 缝合式与非缝合式MACI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5年随访疗效对比研究 | 朱伟民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4 | 13:57-14:03 | 导航辅助外翻应力法可避免胫骨高位截骨过度矫正 | 王一鸣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5 | 14:03-14:09 |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促进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 关节炎软骨再生的机制研究 | 吴 疆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6 | 14:09-14:2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20-14:35 | 软骨损伤修复研究和治疗进展 | 蒋 青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2 | 14:35-14:41 | 解剖重建与修复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治疗重度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对比研究 | 张 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3 | 14:41-14:47 | Preferences i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 survey among orthopedic surgeons in China | 高曙光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4 | 14:47-14:53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各束股骨止点III级损伤的MRI影像与术中解剖一致性的临床分析 | 梅 宇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5 | 14:53-14:59 | Interanal Brace 技术在膝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 肖文峰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6 | 14:59-15:05 | 关节镜下桥式缝合联合加强线固定后叉韧带下止点骨折 | 刘维统 | 昆明市中医医院 | 
| 7 | 15:05-15:11 | 关节镜下“冈”字形态弹性固定手术设计在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治疗应用中的研究 | 房玉利 |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 
| 8 | 15:11-15:17 | 人工韧带补片桥接技术重建后内侧角治疗膝关节KD-Ⅲ M型脱位的临床疗效 | 吴 程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9 | 15:17-15:23 | Flat-Tunnel Technique With Independently Tensioned Bundles Better Restores Rotational Stability Than Round-Tunnel Technique in Anatom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Hamstring Graft: A Cadaveric Biomechanical Study | 张家豪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0 | 15:23-15:35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35-15:50 | 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制定 | 徐卫东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2 | 15:50-15:56 | 关节镜下胫骨结节骨骺炎修复术的疗效观察 | 王 洪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3 | 15:56-16:02 | 关节镜下常规体位后内侧双入路治疗复发性腘窝囊肿的疗效分析 | 彭 旭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4 | 16:02-16:08 | Outcome Comparison of Menisc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and Meniscal scaffold impla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 董纪泽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5 | 16:08-16:14 | Double posteromedial portals vs. single posteromedial portal for arthroscopic management of popliteal cysts | 马 瑞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6 | 16:14-16:20 | 自体人工韧带移植联合肌腱增强缝线减张治疗陈旧性髌韧带断裂的疗效 | 王岩峰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7 | 16:20-16:26 | 一例失败的高位脱位的陈旧性髌韧带断裂治疗经历感悟 | 沈烈军 | 宁波鄞州浙东骨科医院 | 
| 8 | 16:26-16:32 | 自体半腱肌U型加固联合锚钉修复重建治疗陈旧性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 梁求真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9 | 16:32-16:38 | 腘窝囊肿开放切除术后复发的关节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 王志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10 | 16:38-16:5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6:51-16:58 | 膝关节镜日间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 孙官军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2 | 16:58-17:05 | 骨隧道钛板固定治疗腓骨头撕脱骨折和膝外侧副韧带腓骨止点断裂 | 郑宇豪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3 | 17:05-17:12 | 关节镜下后方关节囊离断术治疗膝关节伸直受限 | 杨鹏飞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17:12-17:19 | 关节镜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姚 磊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5 | 17:19-17:26 | 孤立性股薄肌近端撕裂所致慢性疼痛诊治经验 | 殷庆丰 |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 | 
| 6 | 17:26-17:33 | 膝关节镜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一项222名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吴金龙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7 | 17:33-17:43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髋关节滑膜类疾病的关节镜治疗 | 徐 雁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3:45-14:00 | 髋关节镜术后盂唇粘连对临床功能的影响 | 李宏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3 | 14:00-14:05 | 入路周围关节囊切开技术在临界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镜治疗中的运用 | 谢宗刚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4 | 14:05-14:10 | 中老年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关节镜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 | 徐志宏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 | 
| 5 | 14:10-14:15 | 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员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 鞠晓东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6 | 14:15-14:20 | 通过骨盆前后位X线片评估髋关节前覆盖可能不准确 | 程 徽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7 | 14:20-14:25 | 盂唇损伤中炎症与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 张 晋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8 | 14:25-14:30 | 髋关节镜下“行李箱标签”缝合技术缝合修复盂唇损伤的临床应用 | 陈铁柱 | 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 | 
| 9 | 14:30-14:35 | 关节镜手术治疗髋关节未成熟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分析 | 王明新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10 | 14:35-14:40 | 应用CT三维重建球形拟合技术术前规划Cam型髋臼股骨撞击症 | 黄广鑫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11 | 14:40-14:45 | 关节镜下髋臼盂唇损伤的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陈德生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12 | 14:45-14:50 | 光磁复合定位导航辅助髋关节镜手术技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 陈 力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3 | 14:50-14:55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髋臼后倾:一项混合畸形的影像学研究 | 陈 曦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4 | 14:55-15:00 | 关节镜下程序化“f+c”松解术治疗弹响髋 | 高 飞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15 | 15:00-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6:05 | 髋关节撞击因素评估的综合考量 | 陈疾忤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 
| 2 | 16:05-16:20 | 髋臼盂唇增强与重建方式恢复损伤盂唇的结构 及密封效应的实验研究 | 陈光兴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3 | 16:20-16:25 | 由外向内与内外结合法切开关节囊髋关节镜下治疗FAI的疗效分析对比 | 蔡国锋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16:25-16:30 | 髋关节镜手术处理合并髂前下棘撞击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 张善星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5 | 16:30-16:35 |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下肢轴位影像学特征 | 鲍正远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6 | 16:35-16:40 | 无会阴柱无透视髋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成 功 |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 
| 7 | 16:40-16:45 | 混合现实技术在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型手术导航中的应用 ——基于新鲜尸体髋关节标本研究 | 从 爽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8 | 16:45-16:50 | 骨科手术评分系统(DORSSSP3.0)软件研发及临床应用 | 董晨辉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 9 | 16:50-16:55 | 髋关节镜下可吸收钉修复髋臼软骨分层损伤的早期疗效 | 董寒梅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0 | 16:55-17:00 | 髋关节镜下处理股骨颈纤维异常增生症的远期随访 | 滕 强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 | 17:00-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原则 | 胡跃林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3:45-14:00 | 踝关节不稳定的脑功能重塑 | 华英汇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3 | 14:00-14:15 | 跗骨窦入路在慢性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 | 李宏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4 | 14:15-14:20 | 慢性踝不稳患者全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术后功能预后的临床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 陈子怡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5 | 14:20-14:25 | 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的Socket-Anchor技术及其临床疗效 | 邓桢翰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6 | 14:25-14:30 | 单一腘绳肌腱同时修复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重建踝关节稳定性,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 | 干耀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7 | 14:30-14:35 | 踝关节镜下Lasso-Loop缝合联合加强带治疗外侧踝关节不稳定的疗效观察 | 韩 峰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8 | 14:35-14:40 | 距腓前韧带新式无结修复联合Internal Brace技术治疗踝关节前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 | 鞠超杰 |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 
| 9 | 14:40-14:45 |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解剖重建与解剖修复线带加强的疗效对比分析 | 李航宇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 10 | 14:45-14:50 | 全关节镜下拇长屈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缺损疗效分析 | 那玉岩 |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11 | 14:50-14:55 | 隐形下胫腓分离对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 江 东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2 | 14:55-15:00 |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镜下与切开重建外侧副韧带的疗效对比 | 荆立忠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 13 | 15:00-15:05 | 距腓骨前韧带重建的最佳腓骨隧道方向:45°优于30°和60° | 刘成啸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14 | 15:05-15:10 | Similar Clinical Outcomes of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Repair With or Without Reinforcement of The Lower Extensor Retinaculum Support: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 刘浩洋 |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 | 
| 15 | 15:10-15:15 | 外侧韧带复合体解剖重建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方法及疗效 | 刘晓华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 16 | 15:15-15:20 | 关节镜下全内技术铆钉法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 | 刘玉强 | 郑州市骨科医院 | 
| 17 | 15:20-15:25 |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的距腓前韧带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 刘长城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18 | 15:25-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关节镜下股薄肌腱重建距跟骨间韧带治疗距下关节不稳:6~12年的回顾性研究 | 焦 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5:55-16:00 | 关节镜下无结锚钉免骨道技术自体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 | 欧阳剑锋 | 珠海市人民医院 | 
| 3 | 16:00-16:05 | 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不稳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 彭琳晶 | 上海交通大学 | 
| 4 | 16:05-16:10 | 一种新的CT测量方法评估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距骨内旋程度及其与踝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皮彦斌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5 | 16:10-16:15 | 关节镜下直接缝合联合Internal brace治疗距腓前韧带体部撕裂疗效及体会 | 曲 峰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 6 | 16:15-16:20 | 全镜下修复技术与增强修复技术在慢性踝关节不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沈 阳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 7 | 16:20-16:25 | 骨块切除联合改良Broström术治疗骨骺未闭青少年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的中期随访研究 | 郭秦炜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8 | 16:25-16:30 | 全关节镜下和切开外侧副韧带重建治疗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 | 苏 同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9 | 16:30-16:35 | 全关节镜下行距腓前韧带修复与线带加固治疗踝关节外侧慢性不稳定 | 田 建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0 | 16:35-16:40 | 下胫腓前韧带下束可作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复/重建术的参考标志:基于一项解剖研究 | 王安鸿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11 | 16:40-16:45 | MRI评估踝关节不稳患者轴位像上距骨和腓骨的位置 | 王 颉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 12 | 16:45-16:50 | 距腓前韧带急性损伤关节镜下手术修复与保守治疗的疗效以及远期的预后情况对比 | 王 敏 |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 | 
| 13 | 16:50-16:55 | 腓骨短肌腱双束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 王震宇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4 | 16:55-17:00 | 下胫腓联合不稳的磁共振诊断 | 魏 民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15 | 17:00-17:05 | 全关节镜下Lasso-loop Gould术式修复ATFL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早期疗效 | 肖志满 | 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 | 
| 16 | 17:05-17:10 | 全关节镜下自体与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距腓前韧带联合跟腓韧带的临床疗效对比 | 徐 玥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17 | 17:10-17:15 | 简化的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合并伸肌支持带加强技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 程相俊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18 | 17:15-17:20 | 全镜下整块修补联合内支撑技术与自体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临床评价 | 张永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9 | 17:20-17:25 | 关节镜下单套锁缝合法分束修复距腓前韧带腓骨止点损伤的临床疗效 | 张语嫣 | 四川大学 | 
| 20 | 17:25-17:30 | 距腓前韧带损伤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 郑 果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21 | 17:30-17:35 | 关节镜下人工线带增强修复三角韧带及外踝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旋转不稳定 | 仲伟俍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22 | 17:35-17:40 | 改良Broström手术治疗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伴或不伴腓骨下骨的比较 | 周 鹏 |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一医院 | 
| 23 | 17:40-17:45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骨与大脑之间的对话 | 蒋 青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2 | 13:45-14:00 | 运动损伤中的脑体通讯 | 吕红斌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3 | 14:00-14:10 | 提问与讨论 | ||
| 4 | 14:10-14:15 | LRP1响应机械应力保护软骨的机制研究 | 严文津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5 | 14:15-14:20 | 骨骼肌源性MALAT1在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NASH氧化应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熊筱璐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6 | 14:20-14:25 | Nanog/NFATc1/Osterix通路介导成骨分化后的去分化BMSCs移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界面骨形成的促进作用 | 铁 楷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 7 | 14:25-14:30 | NAMPT-improve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lleviates Degenerative 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 in Aged Mice | 王重阳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8 | 14:30-14:35 | miR-29a 靶向 CAIII调控巨大肩袖撕裂肌肉的脂质代谢 | 陈佳妮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9 | 14:35-14:40 | 动、静态应力刺激在大鼠跟腱早期愈合过程中抗粘连作用的研究 | 吴佳妮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0 | 14:40-14:45 | 局部注射二甲双胍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代谢重编程和乳酸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减轻关节纤维化 | 朱正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 | 14:45-14:50 | Oxidative stress induces ferroptosis in Tendon stem cells by regulating mitophagy through cGAS-STING pathway | 孟 嘉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 12 | 14:50-14:55 | 骨细胞源性神经肽Y在小鼠肩袖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黄庭模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13 | 14:55-15:00 | 骨靶向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对骨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研究 | 王 鹏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4 | 15:00-15:05 | IGF-1通过PI3K-Akt-mTOR通路介导创伤性异位骨化的形成 | 毛 栋 | 苏州大学 | 
| 15 | 15:05-15:10 | Mapping and analysis of protein and gene profiles identify the important role of TGF-b in synovial invasion in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 李 韬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 16 | 15:10-15:15 | 肌腱病发病过程中分子模式和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 徐艺文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17 | 15:15-15:20 | 胶原蛋白受体DDR2调控BMP2诱导的成骨作用 | 吴发帅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18 | 15:20-15:25 | Excessive mechanical load promotes osteoarthritis through NF-κB-Smpd3 pathway | 刘进全 | 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 
| 19 | 15:25-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应用幼年异体软骨微粒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敖彧农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 2 | 15:55-16:00 | Constructing high-strength nano-micro fibrous woven scaffolds with native-like anisotropic structure and immunoregulatory function for tendon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 蔡江瑜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3 | 16:00-16:05 | 具有仿生力学特征的半月板组织工程支架设计 | 李 澜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4 | 16:05-16:10 | Exosomes derived from inflammatory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promote macrophage glycolysis thus exacerbate osteoarthritis | 刘 斌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5 | 16:10-16:15 | 可注射水凝胶递送BMP-12/Mg2+络合纳米粒子促进腱-骨止点愈合 | 李任轩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 6 | 16:15-16:20 | Exosome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Preconditioned by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Stimulation Promote Bone-Tendon Interface Fibrocartilage Regeneration and Ameliorate Rotator Cuff Fatty Infiltration | 吴 冰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7 | 16:20-16:25 |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promote tendon regeneration by facilitating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ndogenous tendon stem/progenitor cells | 余慧镭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8 | 16:25-16:30 | 胎盘脱细胞基质复合脱细胞脱钙骨基质凝胶促进骨缺损区域骨再生的相关研究 | 康思淼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 9 | 16:30-16:35 | Bioactive Coating of Mg-Zn-Ca Thin Film Metallic Glass on Artificial Ligaments for Enhanced Antibacterial, Angiogenic and Osteogenic property | 刘兴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0 | 16:35-16:40 | Liposomal α-cyperone targeting bone resorption surfaces suppresses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osteoporosis progression via the PI3K/Akt axis | 阳 林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1 | 16:40-16:45 | A mussel-inspired,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injectable composite hydrogel for the sustain delivery of salvianolic acid B for the treatment of frozen shoulder | 闫 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12 | 16:45-16:50 | VBP/PR1P取向支架增效VEGF促进韧带损伤修复的实验及机制研究 | 盛旦丹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3 | 16:50-16:55 | MSCs来源的外泌体促进大鼠半月板撕裂的修复并改善继发性骨关节炎 | 张方雪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4 | 16:55-17:00 | 骨骼肌来源外泌体介导静脉内皮细胞活化参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 宋 凯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5 | 17:00-17:05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对兔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作用 | 王 琛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16 | 17:05-17:10 | 2013至2023年软骨再生细胞外囊泡的可视化和书目分析 | 张 鹏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17 | 17:10-17:15 | Effect of sex difference on spatiotemporal gait characteristics and gait variability during level walking under supra-threshold plantar vibration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 谢浩宇 | 苏州市立医院 | 
| 18 | 17:15-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合并肩胛下肌损伤的巨大肩袖损伤的治疗 | 张其亮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2 | 13:45-13:50 | 红花化瘀汤浸泡竹药罐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手术后消肿作用的观察 | 张 玲 |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 3 | 13:50-13:55 | 无痛状态下等长收缩训练对冈上肌撕裂修复术后早期患者的干预研究 | 张思淼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4 | 13:55-14:00 | 医护康治一体化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 张 芳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 5 | 14:00-14:05 | DAA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 乔 梁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6 | 14:05-14:10 | 转换全髋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策略及其中期疗效 | 王渭君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7 | 14:10-14:15 | 重返运动小程序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疗效 | 施政良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8 | 14:15-14:20 | 肉毒素联合静态牵伸通过TGF-β/Smad通路改善 大鼠膝关节纤维性僵硬 | 张 鑫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9 | 14:20-14:25 | 远程智能康复和传统线下康复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 元晨锐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10 | 14:25-14:30 |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结果的多学科协作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 袁春敏 |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 
| 11 | 14:30-14:35 | 太极拳对骨伤科常见慢性疾病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 韩佳婧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 12 | 14:35-14:40 | 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严娟利 | 西安市第三医院 | 
| 13 | 14:40-14:45 | 肩关节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肩袖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 荆 潮 |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 
| 14 | 14:45-14:50 | 肌内效贴联合PNF在IB型TFCC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 | 朱成杰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5 | 14:50-14:55 | 基于ERAS的阶梯康复护理在骨膜-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效果观察 | 安 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6 | 14:55-15:00 | 肩膝关节镜术患者院前管理的循证实践 | 戴丽群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7 | 15:00-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联合使用小腿间歇性充气加压泵和梯度压力弹力袜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姚 尧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2 | 15:55-16:00 | 半月板“碎”了怎么办? | 李春辉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 3 | 16:00-16:05 |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 周子良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4 | 16:05-16:10 | 早期渐进式护理康复治疗在深层TFCC 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促进功能恢复的意义 | 应秋雯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5 | 16:10-16:15 | 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应用研究 | 陈付英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6 | 16:15-16:20 | Effectiveness of a digit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and augmented reality for isolated meniscus injury: protocol fo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王 力 | 四川大学 | 
| 7 | 16:20-16:25 | 肩胛骨动力障碍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的改良运动康复治疗 | 孙健宁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8 | 16:25-16:30 | chatgpt -4生成运动处方与可穿戴设备辅助治疗肌少症合并骨关节炎患者:一项随机对照非劣效性试验 | 游茗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9 | 16:30-16:35 | 平卧位关节手术可能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因素 | 程 实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10 | 16:35-16:40 |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 邢天洋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11 | 16:40-16:45 | 初次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不同固定体位对康复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 | 黄 轩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2 | 16:45-16:50 | 超声检查在冻结肩诊断及随访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李中正 | 宁波市第九医院 | 
| 13 | 16:50-17:25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5 | 肩袖撕裂合并肩关节粘连的治疗和术后康复 | 付海涛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2 | 13:45-13:50 | 基于微信平台新模式延续护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康复的研究 | 邓 姝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3 | 13:50-13:55 | 肌筋释放对紧张性头痛,颈源性头痛和偏头痛的有效性: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卢周棚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 
| 4 | 13:55-14:00 | 早期下床活动安全评估系统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价值 | 章 静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5 | 14:00-14:05 | 低温冲击疗法治疗腕关节镜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术后肿胀程度效果观察 | 康 健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6 | 14:05-14:10 | 基于下肢静脉参数的不同体位穿戴梯度弹力袜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钟 琦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7 | 14:10-14:15 | 身心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项系统评价与网状Meta分析 | 马燕飞 | 绵阳市中心医院 | 
| 8 | 14:15-14:20 | 内侧楔形鞋垫矫治成人扁平足的研究进展 | 钟雨婷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9 | 14:20-14:25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的应用疗效观察 | 张 咪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10 | 14:25-14:30 |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社区康复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 曾斯琴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11 | 14:30-14:35 | 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康复训练影响的研究现状 | 贾生鸿 |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12 | 14:35-14:40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单腿位置觉测试时脑电功率谱的变化特征 | 苗 欣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3 | 14:40-14:45 | 步态分析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赵瑞鹏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 14 | 14:45-14:50 | 真智能还是假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ACL-R有益? | 张桐赫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 15 | 14:50-14:55 | 勿小瞧术后关节积液—弹力绷带对关节镜术后关节腔积液的影响 | 刘 铭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 16 | 14:55-15:00 | 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模式对TFCC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 朱琳怡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7 | 15:00-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血流限制压力量化指标的探索——接触压力测量及其与血流限制程度的关系 | 殷曈曈 | 苏州大学 | 
| 2 | 15:55-16:00 | 运用互联网科普平台对肩袖撕裂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探讨 | 凌 鑫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3 | 16:00-16:05 | 基于表面肌电分析老年肌少症患者姿势平衡策略 | 张 婷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4 | 16:05-16:10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步态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郝雨昂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5 | 16:10-16:15 | 排舞锻炼和身体灵活性训练对CNLBP患者身心疗效的实证研究 | 曲雨佳 | 北京体育大学 | 
| 6 | 16:15-16:20 | SystemCHANGE模式在全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临床疗效 | 谭 杨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7 | 16:20-16:25 | 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和肌肉萎缩程度的影响 | 王翔一 | 滨州医学院 | 
| 8 | 16:25-16:30 | 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刘柯文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9 | 16:30-16:35 |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在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闫丹丹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10 | 16:35-16:40 | 不同强度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疗效分析 | 张 润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11 | 16:40-16:45 | 骨科外固定支架针道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 周 文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2 | 16:45-16:50 | 加速康复理念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 | 毛雷音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3 | 16:50-16:55 |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行关节镜下缝合术的围手术期康复研究 | 陈 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4 | 16:55-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及病例初步报告 | 卫小春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 2 | 13:15-13:21 | II型胶原凝胶原位注射治疗青少年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 吕晶同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3 | 13:21-13:27 | 可吸收螺钉在儿童股骨外侧髁大面积骨软骨损伤中的应用 | 林廉洋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 
| 4 | 13:27-13:33 | 缝线束带技术修复青少年骨软骨骨折碎片的临床研究 | 马文谱 | 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 | 
| 5 | 13:33-13:39 | 骨骺未闭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治疗选择与疗效分析 | 谢登辉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6 | 13:39-13:45 | 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固定治疗儿童及青少年胫骨髁间嵴骨折疗效 | 朱丹江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 7 | 13:45-13:51 | 机器人辅助骨骼发育未成熟患者的骨骺保护前交叉韧带重建:一项回顾性研究 | 张 亮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8 | 13:51-13:57 | 小切口空心螺钉避骺性固定治疗青少年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 揭 强 | 泉州市正骨医院 | 
| 9 | 13:57-14:03 | 全骨骺内线带增强修复后交叉韧带近端损伤:一例5岁女孩病例报道及随访 | 何金深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 10 | 14:03-14:25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25-14:40 | 儿童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诊疗新进展 | 冯 超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 
| 2 | 14:40-14:46 | 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全镜下重建手术技术 | 王 成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3 | 14:46-14:52 | 髌骨斜向贯穿双隧道MPFL重建技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疗效 | 黄 轩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14:52-14:58 | 儿童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与习惯性髌骨脱位的解剖及影像学差异 | 黄 林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5 | 14:58-15:04 | 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增强术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的临床研究 | 史尉利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6 | 15:04-15:10 | 改良Stanisavljevic手术或结合骨性手术在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一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沈国灿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7 | 15:10-15:16 | 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骨折的治疗 | 王英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8 | 15:16-15:22 | 改良的髌骨单隧道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外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 代朋乙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 9 | 15:22-15:28 | 青少年习惯性髌骨不稳的翻修策略及早期临床疗效随访 | 李劼若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0 | 15:28-15:34 | 内侧髌股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初期临床效果观察 | 张丰经 |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张家口市骨科医院) | 
| 11 | 15:34-16: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6:00-16:15 | 儿童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类型、损伤关系及成型术后转归研究 | 李祁伟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2 | 16:15-16:21 | 难复性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 周志林 | 安徽省儿童医院 | 
| 3 | 16:21-16:27 | “镜下三步闭合复位技术”治疗儿童Song IV型/V型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应用 | 俞颖豪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4 | 16:27-16:33 | 青少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的关节镜治疗 | 尤 田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5 | 16:33-16:39 | 儿童与青少年急慢性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暨大处理策略 | 侯辉歌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6 | 16:39-16:45 | 全镜下距跟联合切除治疗青少年距跟联合 | 许同龙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7 | 16:45-16:51 | 肩胛下肌悬吊固定(Putti-Platt)治疗青少年肩复发性脱位 | 朱佳旺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8 | 16:51-16:57 | 超声诊断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及其分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诊断试验研究 | 杨顺杰 | 四川大学 | 
| 9 | 16:57-17:03 | 股四头肌肌腱作为儿童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供体的神经血管分布研究 | 王晓旭 |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10 | 17:03-17:09 | 腕关节镜下单通道经骨修复青少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 盛 伟 | 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爱康医院 | 
| 11 | 17:09-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The real SCR using fascia lata autograft | Teru Mihata |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Osaka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 2 | 08:45-09:00 | 专题演讲:肩袖损伤的诊治 | 赵金忠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3 | 09:00-09:06 | 肩袖“L”型撕裂的关节镜下特殊征象——“Ω征” | 罗 浩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4 | 09:06-09:12 | Acromioplasty Selection Based on Acromial Morphology: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106 Computed Tomography Shoulder Scans | 龙 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5 | 09:12-09:18 | 肩胛下肌损伤关节镜下治疗的疗效分析 | 张克远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6 | 09:18-09:24 | 肩关节镜下穿肌腱修复法和转全层修复法治疗Ellman 3级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的疗效 | 陈德生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7 | 09:24-09:30 | 保留残端骨髓刺激技术修复急性肩袖撕裂的应用研究 | 柏 帆 |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 
| 8 | 09:30-09:36 | 肩胛下肌腱内撕裂的临床特征和疗效的临床研究 | 林 霖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9 | 09:36-09:42 | 同期肩峰成形术可以降低肩袖修补术后的再手术率 | 唐 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0 | 09:42-09:48 | 骨髓激发术对肩袖愈合的影响——1项术后早期影像学研究 | 艾克热木·艾尔肯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 | 
| 11 | 09:48-09:54 |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关节镜治疗 | 杨 梁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12 | 09:54-10:00 | Suprascapular Artery is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Evaluation of Supraspinatus Fatty Infiltration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郭斯翊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13 | 10:00-10:06 | 肩关节镜下肩袖止点区内侧肌腱撕裂的保残缝合方法 | 陈东阳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4 | 10:06-10:12 |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临床疗效观察 | 韩长旭 |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15 | 10:12-10:2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26 | 关节镜下Lars韧带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损伤 | 钟 亮 |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 
| 2 | 10:26-10:32 | 背阔肌腱转位与自体阔筋膜补片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对比研究 | 郑小飞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3 | 10:32-10:38 | 10000例肩关节腔灌注扩张治疗冻结肩经验分享 | 丁少华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 
| 4 | 10:38-10:44 | 关节镜下修补60岁以上老年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研究 | 张耀南 | 北京医院 | 
| 5 | 10:44-10:50 | 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 尚西亮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6 | 10:50-10:56 | 臀肌联合肌腱在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 陈 鸿 |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 
| 7 | 10:56-11:02 | 背阔肌转位治疗不可修复的后上方巨大肩袖撕裂 | 杨 光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8 | 11:02-11:08 | 关节镜下 “Chinese way”技术结合肩胛上神经松解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 程 鹏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9 | 11:08-11:14 | 巨大肩袖撕裂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补片修补的中早期疗效 | 王 文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 10 | 11:14-11:20 | 关节镜下补片增强技术与二头肌长头腱转位 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对比研究 | 郭 翱 | 台州骨伤医院 | 
| 11 | 11:20-11:26 | 应用关节镜下部分修补技术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损伤的长期疗效研究 | 周 萌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12 | 11:26-11:32 | 可吸收的Inspace肩峰下球囊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 王广积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 13 | 11:32-11:38 | 疝气补片加强阔筋膜移植物降低关节镜下上关节囊重建术后再撕裂率和移植物供区并发症——一项病例观察研究 | 林 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 14 | 11:38-12: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2:00-12:30 | 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术后的快速再生康复 | 顾海峰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专题演讲:反肩置换的关键技术与结果 | 姜春岩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2 | 13:15-13:23 | 反肩关节置换术结合肩盂结构性植骨治疗前方大面积骨缺损的终末期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 吴 浩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3 | 13:23-13:31 | 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反肩置换的疗效分析 | 铁 楷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 4 | 13:31-13:39 | 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临床研究 | 张旭超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5 | 13:39-13:47 | 反肩关节置换在肩关节固定性前脱位及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中的应用体会 | 高 鹏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6 | 13:47-13:55 | 反肩置换治疗急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与骨折后遗症的疗效比较 | 赵 阳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7 | 13:55-14:03 | 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 | 王友华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 8 | 14:03-14:11 | 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 | 邵 焱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9 | 14:11-14:19 | 140例反肩置换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 章军辉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 10 | 14:19-14:27 | 3D打印导板在反肩关节置换中初步应用体会 | 许 凯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11 | 14:27-14:35 | 自主3D打印辅助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肩袖撕裂关节病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 罗 军 | 浙江省舟山广安医院 | 
| 12 | 14:35-14:5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00-15:08 | 关节镜下V型SLAP损伤疗效分析 | 曾 春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2 | 15:08-15:16 | “中字结”极简式长头腱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 柳海峰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3 | 15:16-15:24 |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与肩关节镜下双带袢钛板悬吊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对比 | 阎海威 | 柳州市工人医院 | 
| 4 | 15:24-15:32 | 急性/慢性胸大肌腱断裂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 吴 阳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5 | 15:32-15:40 | 关节镜下锚钉固定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 姚 群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6 | 15:40-15:48 | 冈盂切迹囊肿诊断及关节镜治疗 | 张志宇 | 延安市中医医院(北医三院延安分院) | 
| 7 | 15:48-15:56 | Preoperative MRI Shoulder Findings Predict Clinical Outcomes in Participants with Adhesive Capsulitis after Manipulation | 王灿龙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8 | 15:56-16: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后交叉韧带重建成功的重点 | 容树恒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 
| 2 | 08:45-08:51 | PCL重建指征变化及全内重建优势 | 邢更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 3 | 08:51-08:57 | 前交叉韧带翻修的治疗策略与疗效分析 | 蔡道章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4 | 08:57-09:03 | LARS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加高强线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疗效比较 | 杨 梁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5 | 09:03-09:09 | PCL损伤单束重建10年远期疗效评价 | 张 磊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 6 | 09:09-09:15 | 全内技术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 | 余 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7 | 09:15-09:21 | 保留后纵隔及残端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胫骨骨道参考位置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 董江涛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8 | 09:21-09:27 | 后交叉韧带重建转角效应磨损研究及不同术式磨损效应对比 | 陈坤豪 | 四川大学 | 
| 9 | 09:27-09:33 | 关节镜下不经骺板韧带重建治疗骨骼未成熟青少年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 刘 旭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10 | 09:33-09:43 | 讨论+茶歇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9:43-09:58 |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诊治的新理念及进展 | 李 箭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2 | 09:58-10:04 | 后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股骨隧道角度与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 戚 超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3 | 10:04-10:10 | 内减张技术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及膝关节运动学分析 | 李彦林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10:10-10:16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解剖形态危险因素的影像学分析 | 石 辉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 5 | 10:16-10:22 |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技巧与疗效分析 | 曾 春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6 | 10:22-10:28 | 关节镜下跨纵隔双入路应用双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 肖士鹏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 7 | 10:28-10:34 | 镜下四叶草加可调袢治疗后叉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 官昊月 | 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8 | 10:34-10:54 | 讨论+茶歇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54-11:00 | 急性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缝合并Versalok锚钉固定的治疗回顾 | 任 博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2 | 11:00-11:06 | 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8”字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体会 | 陈崇民 | 沈阳市骨科医院 | 
| 3 | 11:06-11:12 | 镜下袢钢板悬吊固定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撕脱骨折 | 王 呈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4 | 11:12-11:18 | 经胫骨三骨道网兜法缝线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李 远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5 | 11:18-11:24 | 双排铆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 | 张绍华 |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6 | 11:24-11:30 | 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双锚钉PUB技术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 尚小可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 7 | 11:30-11:40 | 讨论+茶歇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2:00-12:30 | 反肩关节置换治疗肩袖损伤后关节病-手术技术要点 | 朱以明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08 | 三纽扣钢板联合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 钟浩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2 | 13:08-13:16 | 侧卧位改良全关节镜下可调节袢环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 吴宇峰 | 中山市中医院 | 
| 3 | 13:16-13:24 | 全镜下喙突无隧道技术在双襻钢板复位固定肩锁关节脱位术中的应用研究 | 黄 轩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13:24-13:32 | 全关节镜下带骨块自体腘绳肌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肩袖撕裂 | 汤毅勇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 
| 5 | 13:32-13:40 | T1 Mapping 监控肩袖肌肉脂肪浸润进展及其与直接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 杨以萌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6 | 13:40-13:48 | 超声控释硅质体负载生长因子联合聚己内酯支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肩袖撕裂腱骨愈合 | 杜灿灿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7 | 13:48-13:56 | 应用大鼠肩峰下撞击模型鉴定肌腱病的线粒体变化 | 时玉龙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 8 | 13:56-14:04 | Estradiol inhibits pathological fibrosis of frozen shoulder through activation of GPER1 | 王 卓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9 | 14:04-14:12 | Remplissage联合Bankart修复术在外展外旋为稳定盂肱关节的机制研究 | 张 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10 | 14:12-14: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40-14:48 | 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合并关节内难复性畸形愈合 | 李舒琳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2 | 14:48-14:56 | 体外冲击波与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李 宏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3 | 14:56-15:04 | Step by Step掌握肘关节镜 | 糜菁熠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4 | 15:04-15:12 | 桡骨茎突移植物重建冠突缺损 | 陆九州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5 | 15:12-15:20 | 由外向内的关节镜下松解技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初步应用研究 | 汪滋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6 | 15:20-15:28 | 急性期修复外侧副韧带治疗肘后外旋转不稳定临床结果 | 张 晟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 7 | 15:28-15:36 | 关节镜联合切开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重度及极重度僵硬 | 杨金松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8 | 15:36-15:44 |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截骨VS薄层切除) | 杨 顺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9 | 15:44-16: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诊疗策略 | 白伦浩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2 | 08:45-08:51 | 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F&P II型)修复术后矢状位外凸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基于40例至少两年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 | 张正政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3 | 08:51-08:57 | 经胫骨骨隧道缝合联合半月板中央化在治疗外翻型膝关节炎软骨损伤时的疗效评价 | 于飞飞 |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 4 | 08:57-09:03 | 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的测量及临床意义-基于MRI的研究 | 戴 祝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 5 | 09:03-09:09 | 复杂外侧半月板“T”型撕裂的治疗体会 | 雷鸣鸣 |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 
| 6 | 09:09-09:15 | 外侧半月板一种特殊类型撕裂(RHC)处理疗效分析 | 蒋 旭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7 | 09:15-09:21 | 无症状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可能无需手术治疗:一项基于下肢力线的对照研究 | 傅德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8 | 09:21-09:27 |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中国专家共识和实践指南”解读 | 杨顺杰 | 四川大学 | 
| 9 | 09:27-09:33 | ChondroFiller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观察 | 王广积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 10 | 09:33-09:39 | 膝关节LARAI入路——一种安全可行的外侧半月板观察、修补全能入路 | 龙 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11 | 09:39-09:49 | 茶歇+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9:49-10:04 | 拯救半月板的新理念及新技术 | 戴雪松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2 | 10:04-10:10 | 全内缝合与内外缝合修补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中的应用 | 王 文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 3 | 10:10-10:16 |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跟撕裂自体肌腱桥接重建手术方法的疗效与评估 | 李洪波 | 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Guangdong province | 
| 4 | 10:16-10:22 | 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研究 | 黄竞敏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5 | 10:22-10:28 | 内侧副韧带Magic点松解对增大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的有效性分析 | 李 明 | 郑州市骨科医院 | 
| 6 | 10:28-10:34 | 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隧道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 | 谢旭华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 7 | 10:34-10:40 | 内侧半月板后角与后交叉韧带缝合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断裂的13例报告 | 张利恒 | 吉林省人民医院 | 
| 8 | 10:40-10:46 | Fujisawa理念的变迁:个性化数字矫形在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探索 | 张 雷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9 | 10:46-10:52 | 关节镜下倒置锚钉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 韩长旭 |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10 | 10:52-11:02 | 茶歇+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1:02-11:08 | 术前半月板外突及骨髓水肿对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手术的影响 | 张浩军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 2 | 11:08-11:14 | HTO术中修复与未修复内侧半月板后角后根撕裂临床疗效相当 | 宋启春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3 | 11:14-11:20 | 股骨髁上截骨术治疗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外翻膝骨关节炎 | 杨 勇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4 | 11:20-11:26 | 半月板中心化联合MOWHTO治疗合并半月板外凸的膝内翻性骨关节炎 | 孙 健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 | 
| 5 | 11:26-11:32 | DFO截骨联合半月板全内缝合治疗中青年外翻膝合并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 | 杨 岩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6 | 11:32-11:38 | 半月板成形或修复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青年膝内翻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分析 | 勾 禹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7 | 11:38-11:48 | 茶歇+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2:00-12:30 | 内外并重,未来在握-骨与关节健康管理探索 | 张耀南 | 北京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20 | 髌股关节不稳及髌骨脱位的理论及技术体系 | 张 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2 | 13:20-13:26 | 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内侧远端股骨板和外侧远端股骨板固定的初步比较 | 汪滋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3 | 13:26-13:32 | DDFO联合胫骨结节内移、MPFL-R、髌外侧支持带从家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早期疗效 | 李凭跃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 4 | 13:32-13:38 | 外侧髌骨脱位合并骨挫伤的流行病学分析-来自创伤中心5年的发病率数据 | 代瑞兰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5 | 13:38-13:44 | 髌骨轨迹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 | 李 旭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6 | 13:44-13:50 | 内侧髌股韧带(MPFL)和内侧髌股复合体(MPFC)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 杨 旭 |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7 | 13:50-13:56 | 《髌骨脱位中股骨滑车成形术-从开放到关节镜下PAM手术》 | 徐 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8 | 13:56-14:02 |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从股四头肌外侧松解到胫骨粗隆近端移位 | 潘建英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9 | 14:02-14:08 | 机器人辅助髌骨脱位手术 | 刘 亮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 10 | 14:08-14:14 | 一种新的髌骨高度测量方法: 髌骨-股骨远端后拐点(P-PTP)间距 | 谢国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11 | 14:14-14:20 | 计算机辅助髌骨脱位J形征测量的临床研究 | 刘雨微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 12 | 14:20-14:30 | 讨论+茶歇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30-14:35 | 关节镜下半月板囊肿切除联合缝合修补治疗外侧半月板多房囊肿的临床效果 | 孟庆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4:35-14:40 | 介绍一种评估半月板修复术后愈合的评分量表:半月板修复指数 | 郑佳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 
| 3 | 14:40-14:45 | 儿童和青少年正常半月板形态学参数的综合分析 | 游 超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 4 | 14:45-14:50 | “自体腱移植重建半月板”——鸡肋还是珍馐? | 弓 爵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 5 | 14:50-14:55 | 半月板移植合并膝前交叉韧带翻修重建的临床效果分析 | 任士友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 
| 6 | 14:55-15:00 | 经膝后内-后中膈入路在外侧半月板后角及腘肌腱裂孔区撕裂 缝合钩技术修复中的应用 | 于 威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7 | 15:00-15:06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下颈椎骨折的治疗 | 马 雷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2 | 08:45-08:50 | 单通道和双通道腰椎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 华文彬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3 | 08:50-08:55 | 关节镜辅助单切口ULBD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宋 恩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08:55-09:00 | Influence of Curve Type and Location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on Static and Dynamic Plantar pressure | 艾冬梅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5 | 09:00-09:05 |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由初级 感觉皮层重组诱导并受到臂旁外侧 核调控的研究 | 曹富江 | 舟曲县人民医院 | 
| 6 | 09:05-09:10 | 脊柱骨盆活动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影响的研究进展 | 徐留海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 7 | 09:10-09:15 | 下肢机器人辅助运动训练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 陈权军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8 | 09:15-09:20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间充质干细胞中ROS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 韩昌昊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9 | 09:20-09:25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磷酸钙骨水泥填充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 韩晓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0 | 09:25-09:30 | 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内镜(AUSS)技术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李骥征 | 云南省中医医院 | 
| 11 | 09:30-09:35 | 运动脊髓损伤研究现状 | 李 渊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2 | 09:35-09:40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影响的最佳参数分析 | 刘西纺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13 | 09:40-09:45 | 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 刘学光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4 | 09:45-09:50 | Perlecan from M2 macrophage-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via RGD peptides promotes the restoration of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 彭 伟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5 | 09:50-09:55 | 悬吊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 史祥玉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16 | 09:55-10:00 | OSE黄韧带悬吊保留黄韧带行髓核摘除的临床疗效研究 | 杨贤光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7 | 10:00-10:05 |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neurogenic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based on plantar pressure analysis | 杨晓江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 18 | 10:05-10:10 | 骨盆运动对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sEMG的影响分析 | 俞 君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9 | 10:10-10:15 | M2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表型促进脊髓损伤恢复的作用 | 张 静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20 | 10:15-10:20 | 步态分析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 张琳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石氏伤科医学中心 | 
| 21 | 10:20-10:25 | 同轴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 张 楠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 22 | 10:25-10:30 | UBE技术结合经皮内固定技术在腰椎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 张树军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23 | 10:30-10:35 | 全身振动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郑 玲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50-11:05 | 关节镜手术或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 临界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 陈 刚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2 | 11:05-11:20 | 合并骨性撞击的BDDH是BDDH还是FAI? | 李春宝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3 | 11:20-11:25 | 关节镜手术中自外向内纵切与自内向外横切关节囊技术治疗髋臼股骨撞击症的疗效对比 | 冯 峥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4 | 11:25-11:30 | 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员股骨髋臼撞击征的疗效与重返赛场情况 | 高 奉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5 | 11:30-11:35 | 髋关节髋臼棘下区域的临床分型与关节镜手术策略研究 | 甘 露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6 | 11:35-11:40 | 对比Inside-out和outside-in技术 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 黄 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7 | 11:40-11:45 | 髋关节镜治疗顽固性梨状肌综合征 | 贾 笛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8 | 11:45-11:50 | 关节镜下翻修松解开放手术后有残留症状的臀肌挛缩症的早期疗效 | 李良军 | 长沙市中心医院 | 
| 9 | 11:50-11:55 | 髋关节镜下治疗髋臼盂唇钙化性疾病 | 李清山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10 | 11:55-12:00 | 髋关节镜技术在臀深综合征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综合分析 | 刘立云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 11 | 12:00-12:1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4步体位转换髋关节镜下治疗髋臼股骨撞击症cam畸形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王雪松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2 | 13:15-13:20 | 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心得体会 | 马 军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 3 | 13:20-13:25 | 关节镜下入路间关节囊切开与不切开技术治疗FAI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刘雨微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 4 | 13:25-13:30 | 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和盂唇撕裂术后股骨头软骨损伤 | 高冠英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5 | 13:30-13:35 | 无会阴牵引技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 王耀霆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6 | 13:35-13:40 | The gait pattern of patients with external snapping hip syndrome and the impact of arthroscopy surgery | 伍卫刚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7 | 13:40-13:45 | 髂前下棘撞击的影像学特征:盂唇与棘下间隙不匹配 | 刘镕阁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8 | 13:45-13:50 | Sagittal pelvic-femoral kinematics and true hip flexion in symptomatic cam-type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 刘 义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 9 | 13:50-13:55 | 同种异体半月板重建髋臼盂唇的实验研究 | 麦合木提·麦麦提敏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 
| 10 | 13:55-14:00 |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Extraspinal 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 (DISH) Involving the Hip Joint | 杨 帆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1 | 14:00-14:05 | Capsular Repair Following Hip Arthroscopy in Patients without Dysplasia or Generalized Ligamentous Lax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沈林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2 | 14:05-14:10 | 髋骨关节炎影像学危险因素的研究 | 王 帆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 13 | 14:10-14:15 | 髋臼周围截骨治疗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矢状位倾斜的影响 | 王令成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4 | 14:15-14:20 | 全程无透视关节镜手术技术在治疗髋关节撞击征中的应用研究 | 王 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15 | 14:20-14:25 | 关节镜下坐骨结节骨赘切除并腘绳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坐骨股骨撞击症:病例报告 | 王希山 | 日照市人民医院 | 
| 16 | 14:25-14:30 | 关节镜下微创植骨治疗髋臼骨囊肿的临床疗效 | 华伟伟 |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 | 
| 17 | 14:30-14:35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髋关节上孖肌下孖肌钙化性肌腱炎: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 杨文博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18 | 14:35-14:40 | 平卧位关节镜下经大转子周围间隙髂胫束横向松解术治疗双侧臀肌挛缩症的疗效分析 | 李春宝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19 | 14:40-14:45 | 棘上、棘下三联截骨与内移截骨对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力学结构影响的虚拟研究 | 刘 帅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20 | 14:45-14:50 | 髋关节臀中肌损伤的治疗选择 | 宋伟毅 | 中山市中医院 | 
| 21 | 14:50-15:2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6:05 | 两种入路(outside-in&inside-out)的应用体会 | 刘 阳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2 | 16:05-16:20 | 全镜下锚钉固定技术在髋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 殷庆丰 |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 | 
| 3 | 16:20-16:25 | Development of a novel rabbit model for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through surgically induced acetabular overcoverage | 张思齐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4 | 16:25-16:30 | 无会阴柱牵引技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 伍玉婷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 
| 5 | 16:30-16:35 | 网格定位器辅助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 夏坤阳 |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 
| 6 | 16:35-16:40 | 髋臼盂唇超声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HLI-RADS)的建立: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 | 毛 译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7 | 16:40-16:45 | 坐骨股骨撞击致臀后方综合征髋关节镜减压治疗要点 | 杨伟铭 | 广东省中医院 | 
| 8 | 16:45-16:50 | 髋旋转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修复的短期疗效观察 | 尹翔宇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 9 | 16:50-16:55 | 髋关节撞击征钳夹畸形CT三维重建与关节镜下测量的一致性研究 | 于康康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10 | 16:55-17:00 | 利用MDCT确定髋关节镜治疗盂唇损伤术中锚钉置入位置 | 余嘉文 |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11 | 17:00-17:05 | 临界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与 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 | 张 佳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12 | 17:05-17:10 | 保髋手术中放射线角度的测量在预防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 张 跃 |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 
| 13 | 17:10-17:15 | Concomitant Ipsilateral Knee Pain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Preoperative Functional Status and Short-Term Outcomes After Hip Arth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 朱一川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4 | 17:15-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重度距骨软骨损伤的资料及临床研究进展 | 郭秦炜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08:45-09:00 | 关节镜下自体松质骨植骨复合PRP凝胶修复距骨骨软骨损伤(Hepple V型) | 李 棋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3 | 09:00-09:15 | 踝关节粘连的病因分析及其治疗 | 焦 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4 | 09:15-09:20 | 凝胶型PRP联合微骨折术治疗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 | 陈学明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5 | 09:20-09:25 | 关节下骨囊肿对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关节镜骨髓刺激手术临床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 程相允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6 | 09:25-09:30 | 髂骨带骨膜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坏死的临床疗效 | 韩 喜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 
| 7 | 09:30-09:35 | HeppleⅢ-Ⅳ型距骨软骨损伤与距腓前韧带损伤的关系及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 侯费祎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 8 | 09:35-09:40 | 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局灶性距骨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 | 江 浩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9 | 09:40-09:45 | 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术治疗Hepple 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 陈 鹏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0 | 09:45-09:50 | Improved results from medium and long term outcomes of autogenous osteoperiosteal grafting for large cystic lesions of the talus | 李远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1 | 09:50-09:55 |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技术及骨髓刺激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1-4年随访 | 阮昆鹏 |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 
| 12 | 09:55-10: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25 | 前踝撞击综合征合并距骨滑轨样软骨损伤患者的CT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相关性研究 | 申成春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 2 | 10:25-10:30 | 骨髓刺激术辅助生物制剂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网状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 沈启贤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3 | 10:30-10:35 | 阶段式康复护理融合ERAS理念在距骨软骨损伤行踝关节镜下骨髓刺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沈逸文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4 | 10:35-10:40 | 两种内踝截骨术在治疗Hepple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中的疗效对比 | 王福科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5 | 10:40-10:45 | 关节镜下带骨膜髂骨柱移植联合PRP治疗HeppleV型距骨软骨损伤的疗效研究 | 徐 涛 |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 
| 6 | 10:45-10:50 | 自体骨-骨膜移植和骨髓刺激术治疗中等面积囊性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比较 | 杨 帅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7 | 10:50-10:55 | 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软骨下囊性变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张家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8 | 10:55-11:00 | 踝关节镜下逆向植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疗效观察 | 张 健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9 | 11:00-11:05 | 全关节镜下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MACI)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 | 钟名金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10 | 11:05-11:10 | 核心减压植骨结合环形外固定支架迁张技术治疗距骨坏死短期研究 | 朱成明 | 柳州市工人医院 | 
| 11 | 11:10-11:15 | 全关节镜下胫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 | 张宇轩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2 | 11:15-11:20 | 关节镜辅助微骨折术联合PRP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 魏松松 |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13 | 11:20-11:25 | 合并终末期关节病的关节感染诊治策略及疗效分析 | 王渭君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4 | 11:25-11:30 | 胫距关节、跟距关节融合治疗踝关节夏科氏关节病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伴创伤关节炎1例 | 庞中状 | 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 
| 15 | 11:30-11:35 | 关节镜下三枚螺钉踝胫距 关节融合治疗重度踝关节炎疗效 | 黄自强 | 资阳市人民医院 | 
| 16 | 11:35-11:40 |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 吴海征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 
| 17 | 11:40-11:45 | 全镜下外踝韧带缝线增强修补术与人工LARS韧带重建术对训练伤致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对比 | 杜树远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 18 | 11:45-11:50 | 关节镜下跟距骨桥切除 | 李 棋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9 | 11:50-11:55 | 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双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症 | 宋 斌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20 | 11:55-12: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2:00-12:20 |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镜下全缝线锚钉轴向固定技术 | 包倪荣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 2 | 12:20-12:40 | 膝交叉韧带全内重建的特殊应用和常见陷阱规避 | 赵其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腓骨肌腱滑脱诊断与治疗 | 王雪松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2 | 13:15-13:30 | 踝关节不稳合并距下关节不稳的诊治进展 | 桂鉴超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 3 | 13:30-13:35 | 横行小切口鞘内“回”型微创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 | 艾克热木·艾尔肯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 | 
| 4 | 13:35-13:40 | 跟腱止点腱病与跟腱中段腱病在长跑爱好者中的流行病学特征:一项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 陈闻波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5 | 13:40-13:45 | 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治疗陈旧性腱病性跟腱断裂疗效分析 | 高士基 | 郑州市骨科医院 | 
| 6 | 13:45-13:50 | 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 | 胡 沣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 | 
| 7 | 13:50-13:55 | H-loop动态加压增强无结双排技术对比Krackow缝合在跟腱断裂的应用 | 李宇翔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8 | 13:55-14:00 | 急性跟腱断裂的无张力解剖对合方法研究 | 鹿 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9 | 14:00-14:05 | 跟腱止点“足印区”解剖修复治疗跟腱止点腱病的临床疗效 | 马 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0 | 14:05-14:10 | 腓骨远端最远或最后侧作为三角韧带深层重建定位的安全标志点:一项三维解剖测量研究 | 纪晓希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1 | 14:10-14:15 | 肌腱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王 斌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 12 | 14:15-14:20 | 一例罕见广泛跟腱骨化合并断裂的手术治疗 | 王 宸 | 日照市人民医院 | 
| 13 | 14:20-14:25 | 肌腱病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 徐兴全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4 | 14:25-14:30 | 关节镜下踇长屈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体会 | 徐杨博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15 | 14:30-14:35 | 通过基于DNA的原位递送系统抑制IKKb促进大鼠模型中跟腱病的愈合 | 杨明宇 |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 
| 16 | 14:35-14:40 | 跟骨haglund畸形和止点性跟腱炎的关联性研究 | 叶亚平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17 | 14:40-14:45 | 经跟骨横行隧道联合自体肌腱移植在急性闭合性跟腱全长断裂修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张 晨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18 | 14:45-14:50 | 跟骨体闭合楔形截骨与跟骨后上结节切除治疗后跟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 苟小力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9 | 14:50-14:55 | 开放手术与关节镜下跖腱膜松解联合跟骨骨刺切除及跟骨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 彭 旭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20 | 14:55-15:00 | 1例跖肌腱撕脱骨折的诊治体会 | 张 凯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院 | 
| 21 | 15:00-15:05 | 手术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鹿 军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22 | 15:05-15:10 | 踝关节镜下跟骨成形术治疗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 梁清钧 | 山西医科大学 | 
| 23 | 15:10-15:15 | 踝关节扭伤合并跗骨窦损伤 | 姜 博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 24 | 15:15-15:20 | 内镜下三联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疗效分析 | 谷成毅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 25 | 15:20-15:25 | 距腓前韧带修复联合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研究 | 邓 冰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 26 | 15:25-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腓骨肌腱脱位的镜下治疗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 | 陶 旭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2 | 15:55-16:00 | 双通道全镜下腓肠肌腱膜松解术治疗非痉挛性腓肠肌挛缩的策略 | 方真华 |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3 | 16:00-16:05 | 关节镜下治疗腓骨长肌腱滑脱 | 王北岳 |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 
| 4 | 16:05-16:10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腓骨肌腱习惯性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 | 张臣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5 | 16:10-16:15 | Short-term clinical results of posterior ankle arthroscopy and tendoscope treatment on ankle-origin flexor hallucis longus ganglion | 万东东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 6 | 16:15-16:20 | 拇外翻女青年行走时足弓变形与前足运动学分析 | 崔天泓 | 燕山大学体育学院 | 
| 7 | 16:20-16:25 | 女性对拇外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实践:一项基于网络的横断面研究 | 郜德龙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8 | 16:25-16:30 | 模拟站立负重应力位装置的设计及其在足踝CT中应用的可行性 | 顾晓晖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9 | 16:30-16:35 | 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源性踇长屈肌腱囊肿的近期疗效 | 郝云甲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 10 | 16:35-16:40 | 关节镜下骨桥切除联合距下关节制动器置入治疗合并跟距骨桥的青少年平足 | 徐文鹏 |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 | 
| 11 | 16:40-16:45 | TightRope重建Lisfranc韧带的早期疗效分析 | 许 健 | 阜阳市人民医院 | 
| 12 | 16:45-16:50 | 内踝入路辅助下全关节镜下内踝囊肿切除,踝管松解及神经减压。 | 张承昊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3 | 16:50-16:55 | 分级加压袜联合踝泵运动降低股静脉峰值血流速度 | 庄再凯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4 | 16:55-17:00 | 滑雪板骨折——距骨外侧突骨折1例 : 病例报告 | 张 喆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5 | 17:00-17:05 | sander-III型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体会 | 赵永林 | 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 
| 16 | 17:05-17:10 | 巨刺联合缪刺针法对于缓解踝关节镜术后短期肿胀的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 | 周广智 | 辽宁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 17 | 17:10-17:15 | 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在外踝韧带重建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研究 | 项 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 
| 18 | 17:15-17:20 | 关节镜Broström-Gould术中改良Mason-Allen缝合与水平褥式缝合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功能结果 | 周 游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 19 | 17:20-17:25 |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部压痛阈值研究 | 赵亦麟 | 苏州市立医院 | 
| 20 | 17:25-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骨关节炎的发育起源与干预初探 | 陈廖斌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 2 | 08:45-09:00 | 脂代谢与骨关节炎 | 胡晓青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3 | 09:00-09:10 | 提问与讨论 | ||
| 4 | 09:10-09:15 | 高脂饮食通过DNA甲基化抑制Sel1L表达加重衰老相关骨关节炎 | 黄 凯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5 | 09:15-09:20 | 纳秒脉冲电场预处理干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的分泌改善骨关节炎进展 | 林健静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6 | 09:20-09:25 | 双重工程化软骨靶向的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miR-223/NLRP3/焦亡通路促进骨关节炎的精准治疗 | 刘蔚轩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7 | 09:25-09:30 | 荧光金纳米探针在检测兔骨关节炎模型和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 杜灿灿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8 | 09:30-09:35 |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张子恒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 
| 9 | 09:35-09:40 | “特洛伊木马”启发的可注射多功能微/纳水凝胶微球介导级联穿透效应加速软骨修复 | 张一健 | 苏州大学 | 
| 10 | 09:40-09:45 | 壳聚糖/海藻酸钠分级薄膜组织工程软骨对兔软骨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 张 益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11 | 09:45-09:50 | 壳聚糖/海藻酸钠分级薄膜对细胞增殖分化及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 | 陈仁杰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12 | 09:50-09:55 | 骨腱界面纤维软骨发育成熟的力学调控细胞图谱和力学响应机制研究 | 章 涛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13 | 09:55-10: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25 | 一种关节镜下测定软骨缺损的数字化方法 | 潘 曈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0:25-10:30 | 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2.5-D深度视觉特征的神经网络在精准评估肩胛下肌腱撕裂Lafosse分型的应用研究:一项多中心、双轮评估研究 | 亚穆罕默德·阿力克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3 | 10:30-10:35 | 利用共聚焦拉曼显微光谱和SR-μCT研究兔髌骨与髌腱处骨腱界面矿物质分布特征 | 姚鹏玲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4 | 10:35-10:40 | 飞秒激光诱导聚醚醚酮表面微结构促进成骨性能研究 | 张臣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5 | 10:40-10:45 | 腱-骨界面结构仿生且缓释TGF-β3的高粘附性纳米纤维支架促进肩袖损伤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 | 方 盛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6 | 10:45-10:50 | 基于TPMS设计的应力支架改善干细胞椎间盘重建 | 龚 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7 | 10:50-10:55 | 负载罗格列酮的肌腱脱细胞基质介导的异种移植促进肌腱缺损修复 | 金浩丞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8 | 10:55-11:00 | 生物修复过滤支架通过选择性过滤及定向诱导促进肌腱非瘢痕愈合 | 杨仁豪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 9 | 11:00-11:05 | 负载铜的MXene纳米酶在肩袖撕裂中的治疗应用 | 叶 敬 | 南昌大学 | 
| 10 | 11:05-11:10 | 桥接增强的前交叉修复(BEAR)水凝胶的研发与临床前期研究 | 张楠心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 | 11:10-11:15 | 力学、结构与功能优化的聚己内酯/丝素蛋白仿生支架修复半月板损伤 | 李 宗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12 | 11:15-11:20 | 具有仿生力学性能的双网络水凝胶设计及其在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鲁经纬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 13 | 11:20-11:25 | 构建一种靶向软骨下骨抑制破骨-神经轴活性治疗软骨损伤与疼痛的新材料 | 罗玉佳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4 | 11:25-11:30 | 自卷曲3D定向鱼鳞支架用于骨骼肌缺损修复 | 施 勇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5 | 11:30-11:35 | 联合应用BMP2和VEGFR1通过调节损伤激活的骨骼干细胞谱系来促进骨腱界面愈合 | 王林峰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16 | 11:35-11:40 | 负载肌腱干细胞的BMP2-动态硫酸软骨素-壳聚糖水凝胶支架促进肩袖腱骨愈合 | 文华伟 | 武汉市第四医院 | 
| 17 | 11:40-11:45 | 胶原结合型SDF-1α修饰的功能优化同种异体脱细胞半月板支架治疗半月板再生:6周和12周兔模型动物实验 | 石 新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18 | 11:45-11:50 | 各向异性纳米复合仿生支架重建巨大肌腱缺损的可行性研究 | 李 军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 19 | 11:50-11:55 | Microrna-34a靶向Sirt1调控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研究 | 朱奕杭 |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 
| 20 | 11:55-12: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单细胞测序分析揭示滑膜软骨瘤病滑膜中软骨形成的新机制 | 李春宝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2 | 13:15-13:30 | Single-cell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 the interaction of CXCL5+ Macrophages and POSTN+ fibroblasts in tendinopathy | 陈 晓 | 浙江大学 | 
| 3 | 13:30-13:40 | 提问与讨论 | ||
| 4 | 13:40-13:45 | 1型单羧酸转运蛋白介导的内皮细胞乳酸穿梭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 | 吕红斌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5 | 13:45-13:50 | 单细胞技术解析退变半月板内外侧差异及微环境改变 | 付维力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6 | 13:50-13:55 | 靶向线粒体Sirt3增强衰老骨细胞触角网络延缓骨质疏松 | 李强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7 | 13:55-14:00 | 调节干细胞微环境中的Nidogens可以恢复分化潜能 | 周 盛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8 | 14:00-14:05 | Effect of Nerve Decompression on Tendon-to-Bone Healing and Nerve Injury in A Delayed Rotator Cuff Repair Rat Model | 孙玉成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 9 | 14:05-14:10 | 肘关节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特征及管理经验 | 吴 菲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 10 | 14:10-14:15 | 长期运动诱导的外泌体 miR-1197-5p 通过调控PTEN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 | 张 旸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 
| 11 | 14:15-14:20 | 发散式冲击波通过激活YAP/TAZ通路增强软骨下骨干祖细胞自我更新潜能及其体内软骨修复效能 | 赵之栋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12 | 14:20-14:25 | 具有二甲双胍样结构的精氨酸二酯,通过STAT通路调节精氨酸代谢和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肌腱愈合 | 王永波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 13 | 14:25-14:30 | 精准纳米磁刺激改善大鼠坐骨神经卡压的作用研究 | 张祎博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4 | 14:30-14:35 | 嵌入式结构可提高Bristow手术的生物力学强度 | 高奥飞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5 | 14:35-14:40 | 在挤出式细胞3D打印中,消化程度是调节纯肌腱脱细胞基质生物墨水可打印性的关键因素 | 赵逢源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6 | 14:40-14:45 | 喙突无隧道的双袢钢板固定技术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有限元研究 | 黄 轩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7 | 14:45-14:50 | 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成像技术监测小鼠体内胶原降解 | 李惠珠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8 | 14:50-14:55 | Supraspinatus tendon reconstruction or bridging repair for massive 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s? A hist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the bone-fascia lata/tendon-muscle interface | 廖亚涛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9 | 14:55-15:00 | 应用单翼空心钻头制作全内胫骨骨道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 刘守东 |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 | 
| 20 | 15:00-15:05 | “药物+结构”双重三相梯度组织工程支架促进肩袖腱骨界面愈合的研究 | 白 浪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21 | 15:05-15:10 | 半骨道技术联合PRP凝胶促进腱骨界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 暴丁溯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 22 | 15:10-15:15 | Transosseous sutures vs suture anchors for MPFL reconstruction | 张杭州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23 | 15:15-15:20 | 慢性踝关节不稳步态支撑期踝周神经肌肉控制特征研究 | 高丕明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24 | 15:20-15:25 | CTGF刺激下脐间充质干细胞片对大鼠慢性肩袖损伤修复的影响 | 陈华斌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25 | 15:25-15:30 | 具有高度矿化能力的IDG-SW3细胞水凝胶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和改建中的应用 | 陈恺哲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26 | 15:30-15:35 | 关节镜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上关节囊重建术联合肱二头肌腱转位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早期疗效 | 韵向东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 27 | 15:35-15:40 | The Popliteus Tendon: Femoral Anatomic and Radiographic Landmarks and Its Related Graft Length Change Patterns during Posterolateral Corner Reconstruction | 徐俊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28 | 15:40-15:45 | KDM6A/CNN1轴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影响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研究 | 李成军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29 | 15:45-15:5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前交叉韧带撕裂共病抑郁和焦虑的机制探究 | 李文昌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2 | 15:55-16:00 | 肩胛上神经损伤对巨大肩袖撕裂肌肉萎缩和脂肪浸润的影响 | 尚西亮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3 | 16:00-16:05 | 穿骨缝合与锚钉缝合治疗膝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撕脱损伤远期疗效观察 | 王 勇 | 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 
| 4 | 16:05-16:10 | Remplissage和动态前方稳定术治疗在轨/脱轨型Hill-Sachs损伤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 伍晨亮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5 | 16:10-16:15 | 广西东北部某瑶族自治县瑶族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 郑 宏 | 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6 | 16:15-16:20 | 骨桥蛋白OPN通过磷酸化Foxo1促进脊髓损伤后病理性血管重塑 | 吕红斌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7 | 16:20-16:25 | 髋关节镜术中提拉紧缩法缝合关节囊在成人临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盂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 赵 阳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8 | 16:25-16:30 | 非辐照深冻同种异体肌腱行膝关节韧带重建的早期临床应用观察 | 陈 鸿 |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 
| 9 | 16:30-16:35 | ACL股骨保残高屈曲(High Flexion)定位方法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效果验证 | 丁 然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 
| 10 | 16:35-16:40 | “干湿分离技术”在肘关节僵硬关节镜下松解中的应用 | 程 凯 | 日照市人民医院 | 
| 11 | 16:40-16:45 | “缝纫机”式连续缝合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手术中的应用 | 黄 玮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12 | 16:45-16:50 | 基于纳米发电机用于ACL撕裂诊断的高精度可穿戴位移传感系统 | 李宇晟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13 | 16:50-16:55 | 基于股骨髁关节面几何形态的软骨表面固定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 谭洪波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 14 | 16:55-17:00 | 全镜下踝关节ATFL修复联合伸肌下支持带生物加强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 王同富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15 | 17:00-17:05 | 基因工程超声触发可注射水凝胶促进骨重建 | 赵振宇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 16 | 17:05-17:10 |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半腱肌转位对髋关节运动的影响 | 杨澜波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 17 | 17:10-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肘关节僵硬的治疗与康复 | 舒 莉 |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 2 | 08:45-08:50 | 肌内效贴技术在臀肌挛缩松解术后肿胀的应用研究 | 杨 力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3 | 08:50-08:55 | 居家运动疗法app/小程序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在冻结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 何 宇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4 | 08:55-09:00 |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管理关口前移的对比研究 | 张 燕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5 | 09:00-09:05 | 慢性踝不稳患者单纯抗阻力训练前后疼痛阈值与恐惧心理改变的神经可塑性分析 | 王逸然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6 | 09:05-09:10 | 芳香疗法联合人工手法淋巴引流治疗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重度肿胀患者的护理体会 | 冯英环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 | 
| 7 | 09:10-09:15 | 基于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非接触式康复训练动作难度识别与分析系统研究 | 李 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8 | 09:15-09:20 | 国家赛艇队运动员伤病特点及防治 | 邹荣琪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9 | 09:20-09:25 | 以目标为导向的康复锻炼在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 高 源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10 | 09:25-09:30 | 术前视频教育对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影响 | 游孟镪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 | 09:30-09:35 | 虚拟现实技术在肩袖损伤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孟 静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12 | 09:35-09:40 | 指屈肌腱Ⅱ区修复术后应用运动处方指导患者早期主动运动的康复疗效观察 | 沈 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3 | 09:40-10: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25 | 循环饮食优化管理模式在儿童及青少年择期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优势 | 杨 丽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2 | 10:25-10:30 | 基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在高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效性研究 | 刘 毅 | 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 | 
| 3 | 10:30-10:35 | “互联网+”ACTED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主要照护者中的应用 | 马玉卓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4 | 10:35-10:40 | 循证护理模式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 龙 琼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5 | 10:40-10:45 | 髌股关节疼痛不同病程对跑者跑步时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 时会娟 | 北京体育大学 | 
| 6 | 10:45-10:50 |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MOTOmed治疗创伤后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疗效分析 | 霍 雷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7 | 10:50-10:55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的探讨 | 吉英英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8 | 10:55-11:00 | 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在继发性冻结肩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吴晓亚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9 | 11:00-11:05 | 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回顾性研究 | 刘 研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0 | 11:05-11:10 | 精细化护理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整缝合术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 周 丹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1 | 11:10-11:15 | 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侧关节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吴 红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12 | 11:15-11:20 | 同种异体骨移植影响低撑开高度MOWHTO早期康复的回顾性研究 | 钟 睿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13 | 11:20-11:25 | 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自适应力跟踪主动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治疗肘关节僵硬的疗效分析 | 邹 文 |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 
| 14 | 11:25-11:30 | FMEA模式下的预见性护理在关节镜下胫骨截骨术患者中的应用 | 许 岩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15 | 11:30-11:35 | 基于整体功能的SFMA评估在运动员肩部撞击综合征治疗康复中的应用 | 吴严冰 |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 
| 16 | 11:35-12: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超声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机制 | 朱玉连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2 | 13:15-13:20 | 胫骨平台后倾角对于前叉韧带重建后功能影响的步态分析 | 杨自权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 3 | 13:20-13:25 | 镜像训练应用于膝关节术后慢性疼痛的个案研究 | 孙 扬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4 | 13:25-13:30 | 个案管理模式主导的护理干预在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中的影响 | 王姝南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5 | 13:30-13:35 | 康复护理干预对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 李红林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6 | 13:35-13:40 | 超重与正常体重中年人行走中的下肢生物力学差异 | 石海涛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7 | 13:40-13:45 |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敖彧农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 8 | 13:45-13:50 | 循证运动疗法对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影响研究 | 李 伟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9 | 13:50-13:55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新技术--血流限制训练 | 贺鹏鹏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10 | 13:55-14:00 | 中年人大腿等速肌力与步态支撑期膝关节生物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 杨 楠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1 | 14:00-14:05 | 运动机能贴扎技术在排球运动损伤中的应用 | 姜微微 | 沈阳体育学院 | 
| 12 | 14:05-14:10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衰弱患者运动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 李洋洋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 13 | 14:10-14:15 | 麦肯基疗法和颈椎关节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表面肌电激活的康复疗效对比研究 | 庞盼盼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14 | 14:15-14:20 | 预康复护理在促进关节镜日间手术多维度发展中的应用 | 周大莲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15 | 14:20-14:25 | 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 朱丽萍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6 | 14:25-14:30 | MDT模式急性疼痛管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实践 | 李旭春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17 | 14:30-14:35 | 个体化伤口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陆巧云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 
| 18 | 14:35-14:40 | 基于VOSviewer的慢性颈痛治疗研究热点与前沿可视化分析 | 王亚男 | 北京体育大学 | 
| 19 | 14:40-14:45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3-24个月下肢步态生物力学对称性改变 | 陆逸群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0 | 14:45-14:50 | 系统性康复指导对髋关节镜盂唇缝合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 王 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21 | 14:50-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全流程化管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的效果评价 | 罗 敏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5:55-16:00 | 智慧康复系统在大学生训练损伤中的有效性 | 江 辉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 3 | 16:00-16:05 | 核查表联合PDCA在提高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早期被动康复训练达标率中的应用 | 尤梦娜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 4 | 16:05-16:10 | 1例关节镜下RIGIDLOOP联合双TigerTapeLOOP 行前交叉韧带缝合的护理配合 | 马继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5 | 16:10-16:15 | 膝关节康复智能监测系统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 | 李宇晟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6 | 16:15-16:20 | 运动干预对中老年髌骨软化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 周 政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7 | 16:20-16:25 | 远程康复对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疗效:一项荟萃分析 | 邹 慧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 
| 8 | 16:25-16:30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的步态改变及康复指导 | 张梦婷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9 | 16:30-16:35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全麻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昝娇娇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10 | 16:35-16:40 | 日间手术模式下的肩关节镜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疗效分析 | 鄢志辉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 11 | 16:40-16:45 | 步行时功能性踝背伸受限与下肢生物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 高天宇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2 | 16:45-16:50 | 下肢关节术后感染患者主要照顾者相依关系现状及其与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 陈非非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13 | 16:50-16:55 | “医护康”一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探析 | 惠 文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14 | 16:55-17:00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体型特征——一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肌肉异常的试点研究 | 任牧晨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 15 | 17:00-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ACL重建后重返运动的康复策略 | 王于领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2 | 08:45-08:50 | 关节镜手术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康复研究 | 陈 曲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3 | 08:50-08:55 | 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CSTLFF法治疗 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护理 | 刘 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 | 08:55-09:00 | 联合宣教模式在髌骨脱位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 陈雍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5 | 09:00-09:05 | 虚拟现实结合运动认知协同干预在康复中的应用及趋势 | 师建伟 | 武汉体育学院 | 
| 6 | 09:05-09:10 | “互联网+居家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何红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 
| 7 | 09:10-09:15 | 优化院前护理评估及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 蒋艳琼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8 | 09:15-09:20 | 麻醉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麻手术患者护理效果优势的研究 | 王禹莹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9 | 09:20-09:25 |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采用过顶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术后疗效的影响 | 邬 燕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10 | 09:25-09:30 | 采用高强度缝线微创修复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应用 | 吕姣姣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11 | 09:30-09:35 | 国家队优秀单板滑雪运动员急性踝关节重度挫伤全程康复1例 ----从急救到重返赛场 | 张 强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12 | 09:35-09:40 | 分期运动疗法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 朱 婵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 13 | 09:40-10: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25 |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住院时长影响因素的探究 | 邱新铸 | 中南大学 | 
| 2 | 10:25-10:30 | 机器人(Robot)辅助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护理与康复配合 | 陈 娇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3 | 10:30-10:35 | X-ray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AHI for inferior migration of the humeral head in patients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 庾广文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 
| 4 | 10:35-10:40 | 支具在Ⅱ~Ⅲ区指屈肌腱再断裂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 傅育红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5 | 10:40-10:45 | ERAS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 蒋云雯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6 | 10:45-10:50 | 髌骨下极骨折术后不同时间不同屈膝体位下的膝关节快速康复疗效分析 | 曾本强 |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 
| 7 | 10:50-10:55 | 振动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王斯雅 | 上海体育学院 | 
| 8 | 10:55-11:00 | 远程康复干预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 郑博浩 | 北京体育大学 | 
| 9 | 11:00-11:05 | 脑瘫儿童远程家庭康复模式的应用研究 | 李步洲 | 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 | 
| 10 | 11:05-11:10 | 紧身长裤不能改善半程马拉松运动员不同跑步距离的髋关节本体感觉和动态平衡 | 常 琳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1 | 11:10-11:15 | 医-护-康一体化延续康复指导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 徐佳莉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12 | 11:15-11:20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大腿等速肌力与步态不对称性的相关性研究 | 任 爽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3 | 11:20-11:25 |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导引(六字诀)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 陈 静 | 黄石市爱康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 14 | 11:25-11:30 | 反向全肩置换术的康复 | 刘 艳 | 佛山市中医院 | 
| 15 | 11:30-11:35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铁三项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 上官毅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16 | 11:35-12:0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运动医学超声介入技术应用与发展 | 黄红拾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 | 13:15-13:30 | 新环境下骨科康复的挑战:我的困惑 | 黄添隆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 3 | 13:30-13:35 | 巫毒带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李 奎 |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 4 | 13:35-13:40 | 基于互联网+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护理模式在前交叉韧带 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 郑 丽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5 | 13:40-13:45 | 超早期协同式运动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 董丹花 | 苏州市立医院 | 
| 6 | 13:45-13:50 | 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关节镜术后的康复训练——病例报告 | 刘 吉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 7 | 13:50-13:55 | 医护康一体化工作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围手术期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 赵爱玲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 8 | 13:55-14:00 | 基于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的运动康复方案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 潘荣佳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9 | 14:00-14:05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肌骨系统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 薛啸傲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0 | 14:05-14:10 | 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实践 | 胡凯利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11 | 14:10-14:15 | 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创伤性骨损伤患者疼痛灾难化、负性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 濮晨茜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 12 | 14:15-14:20 |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陈 阳 | 西安市红会医院阎良院区 | 
| 13 | 14:20-14:25 | 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最佳频率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 王 欣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14 | 14:25-14:30 | 不同助行方式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防跌倒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 杜长岭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 15 | 14:30-14:35 | 电针灸结合运动控制训练对慢性下腰痛患者预后的影响 | 李明珠 | 四川泰康医院有限公司 | 
| 16 | 14:35-14:40 | 基于手机端的电子运动处方在肩周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 童文文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 17 | 14:40-14:45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Habits and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Rotator Cuff Repair | 周 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18 | 14:45-14:50 | AI聊天机器人在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 丁文倩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19 | 14:50-14:55 | “三点定位腿围测量装置”在 VTE 防治中测量下肢周径的应用与推广 | 任玉香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20 | 14:55-15:00 |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赋能护理对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恐动症及疼痛的影响 | 杨 力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21 | 15:00-15:05 | ERAS理念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 贾炜炜 | 黄骅市人民医院 | 
| 22 | 15:05-15: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5:55 | 快速康复背景下自主研发的关节康复仪在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应用 | 祝 洁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 
| 2 | 15:55-16:00 | 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双任务训练下短中期康复效果与影响机制 | 魏 杰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3 | 16:00-16:05 | 基于临床路径的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 | 吴 霞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 
| 4 | 16:05-16:10 | 精细化管理下推行医康护一体化对肩袖修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 谭颜蓉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5 | 16:10-16:15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中医适宜技术在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 谭艳庆 | 佛山市中医院 | 
| 6 | 16:15-16:20 | 渐进式智能化康复护理模式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贺田红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7 | 16:20-16:25 | 肩关节镜下360°松解术联合肩胛下肌270°松解术促进原发性冻结肩的康复 | 汝 磊 | 阜阳市肿瘤医院(阜阳市颍东区人民医院) | 
| 8 | 16:25-16:30 | 四位一体预康复前移模式在髋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 汪谨谨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 9 | 16:30-16:35 |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西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 | 向丽君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10 | 16:35-16:40 | 协同护理模式在骨科老年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 | 何露露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 | 16:40-16:45 | 情景模拟在肩袖修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 万明珠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 
| 12 | 16:45-16:50 | 冲击波治疗跟腱止点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杨方程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3 | 16:50-16:55 | ERAS理念下骨科围手术期VTE的管理 | 李 云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14 | 16:55-17:00 | 出院准备服务策略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李玉峰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15 | 17:00-17:30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45 |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运动处方 | 厉彦虎 |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 
| 2 | 08:45-09:00 | 医疗运动处方要素的临床解读 | 郝跃峰 | 苏州市立医院 | 
| 3 | 09:00-09:15 | 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患者进行共振呼吸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 张剑梅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4 | 09:15-09:30 | 体医融合嘉兴实践 | 陈 刚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 5 | 09:30-09:40 | 水、陆HIIT运动对中年男性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功能的影响 | 辛晨曦 | 上海财经大学 | 
| 6 | 09:40-09:50 | 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中,基于设备和自我报告测量的身体活动和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一项探索性研究 | 薛 旭 | 南京市中医院 | 
| 7 | 09:50-10:00 | 中国哈尔滨某大型滑雪场大众滑雪者膝关节急性损伤情况分析 | 薛 震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8 | 10:00-10:10 | 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方案对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比较 | 阳海波 |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 
| 9 | 10:10-10:20 | 慢性病高危人群运动处方 | 杨晓巍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 10 | 10:20-10:30 | HIIT对隐性肥胖青年女性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 张培珍 | 北京体育大学 | 
| 11 | 10:30-10:40 | 益生菌补充对缓解运动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研究 | 贺玉荣 | 首都体育学院 | 
| 12 | 10:40-10:50 | 基于体卫融合中西医结合的三级甲等体育医院建设模式研究 | 丁 康 | 南京市中医院 | 
| 13 | 10:50-11:00 | 个性化运动处方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患者的康复疗效研究 | 金天福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4 | 11:00-11:10 | 不同运动方式对成年人体适能的改善 | 周艾艺 | 北京体育大学 | 
| 15 | 11:10-11:20 | 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运动康复治疗 | 陈义萍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运动损伤诊治策略实例分享 -优秀游泳运动员腕三角软骨盘损伤病案报告 | 张乐伟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2 | 13:15-13:30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铁人三项医疗保障和转运模式 | 毕 擎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3 | 13:30-13:45 | 国家队医务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北京冬奥会为例 | 梁 辰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4 | 13:45-14:00 | 马拉松跑者跑步损伤的危险因素的探索与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 吕红斌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5 | 14:00-14:15 | 加强骨盆稳定性对羽毛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康复的积极影响 | 李全意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6 | 14:15-14:30 | 《健康人群精准化运动处方干预体系》在18-65岁成年人中的应用 | 贺 忱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 | 
| 7 | 14:30-14:45 | 白内障手术对老年人平地行走同步脑功能的影响 | 敖明昕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8 | 14:45-15:00 | 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呼吸训练的医务监督 | 白云飞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9 | 15:00-15:10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山地自行车比赛医疗保障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 陈垍航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10 | 15:10-15:20 | 杭州亚运会山地自行车赛事医疗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 戴雅琴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11 | 15:20-15:30 | 肌骨超声在运动队的应用 | 高 璨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12 | 15:30-15:40 | 中国高水平运动员心电图改变及分析 | 张建红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13 | 15:40-15:50 | 8周乒乓球运动和足球运动干预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 | 李小涵 | 上海体育大学 | 
| 14 | 15:50-16:00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铁三项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 上官毅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15 | 16:00-16:10 | 精英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特点分析及预防策略 | 闫 浩 | 北京体育大学 | 
| 16 | 16:10-16:20 | 备战北京冬残奥会中国残疾运动员肺功能特征研究 | 朱欣媛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 17 | 16:20-16:30 | 运动介导肠道微生物在抑制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病变中的作用:从短链脂肪酸到TXNIP-NLRP3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与工程应用 | 陈翊圣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8 | 16:30-16:40 | 8周不同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 | 顾雯雯 | 上海体育大学 | 
| 19 | 16:40-16:50 | 不同运动方式对失眠患者睡眠影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 郭 佳 | 清华大学 | 
| 20 | 16:50-17:0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和呼吸康复策略 | 鲁胜楠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21 | 17:00-17:10 | 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处方干预期间的远程护理最佳证据总结 | 冉启果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22 | 17:10-17:20 | 太极球运动对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价值意蕴及应用研究 | 王永胜 | 河南理工大学 | 
| 23 | 17:20-17:30 | 瞄准当下年轻人的“刺客” ——一例突发ACS手外伤住院患者康复病例分享 | 王 志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